logo

一個台灣人設計師在德國 UI/UX領域面試的經驗

Michelle Wu | 2019年12月18日

找工作的過程是場馬拉松而非短跑賽

在開始聊面試之前,我想先談談找工作的心態建立,我覺得擁有正向的心態和好的精神力比什麼都重要,是能夠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堅持下去的關鍵。

碩士畢業以後,我大約是從今年七月開始找工作,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總算是在德國找到一個各項條件都算滿意的工作。回頭看找工作的過程真的很累很孤單很灰暗,常常陷入瘋狂自我懷疑、極度不自信的輪迴,我記得前期我很急著想找到工作,當時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導致每次只要一有面試或 Design Task,我就卯足全力去做,像是跑短跑一樣,一開始就猛衝耗盡體力,結果又沒得到理想的成果時,我就頓失目標,好像一下子所有的精力都被抽空,這種滿心期望又失望的循環持續了幾次後,我漸漸發現這樣的心態非常不健康,不管擁有再強壯心理的人,都很難在這種情況下不崩潰,直到有天我從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獲得了很大的激勵,他說「Finding a job is like a marathon instead of sprints」,從那之後我開始轉換自己的心態,把找工作想成跑馬拉松,一個個的面試只是一個個小里程,我依然努力準備每個得來不易的面試機會,但我會提醒自己仍是在過程裡,穩住步調,維持定好的每日routine,例如我每天早上起床就固定投3-5間履歷,在那之後固定看5篇UI/UX的文章等等,而當看不到終點時我就專心看著地上跑,其實現在回頭看,這樣的心態對我幫助很大,也是我能在找工作的這場馬拉松完賽的法則。

面試過程分享

五個月來,我投了超過60間履歷,面試了15間公司,得到了3個offers,這裡只分享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面試經驗,一方面當做個紀錄,一方面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一些幫助。

1. Parity - UX Developer

有在關注區塊鏈的可能或多或少有聽過這間公司,它是由以太坊的共同創辦人之一Gavin Wood所創立的專注於建立區塊鏈基礎架構的公司,公司開發的比較知名的產品有Polkadot, Substrate等等。我面試的職位為UX Developer,雖然是developer,但不需要寫production ready的code,不過需要看得懂和會改其他工程師的code,和幫忙設計UI介面與提升使用者體驗,簡單來說他們是希望能有個很懂UX/UI的developer。

第一關:和Core Developer視訊面試 感覺得出來他很仔細看過我的portfolio,針對我的作品集問了很多問題,對於我跟他解釋的不同使用者研究方法也很有興趣傾聽,整個面試過程滿輕鬆的,沒有問什麼專業性問題,主要是針對我個人經歷和作品集做了解。

第二關:Design Task 第一關面試後,HR傳了他們正在開發的Polkadot專案給我,希望我針對explore頁面提出一些UI/UX可改進的點,寫成proposal給他們。由於我之前對區塊鏈的了解並不深,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讀區塊鏈的知識、搞懂Polkadot所說的跨鏈在幹嘛之後才能開始做這份作業,這個Task我除了提出改善建議以外,還自己去他們的Github clone下整個專案把我提出的UI建議給刻出來,看到這裡就可以知道我當初花了多大心力在這上面了吧XD

第三關:和另一位Core Developer視訊面試 在我把Design Task傳回給HR後,HR回覆邀請進入下一關,但在email裡HR說第三關面試中,面試官也會問我Polkadot專案上的另一個頁面(就是不止我當初做的那個頁面,還會問我另一個頁面),導致我又花了一段時間搞懂那個頁面在幹嘛,然後還要想有哪些UI/UX可以改善的部分,結果在第三關面試中,我和面試官針對我提出的改善建議做討論,面試官同意我提出的大部分改善建議,還說他沒有料想到我對區塊鏈和Polkadot提出的觀念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乾~~要是我不瞭解我做個屁你們的作業,還不是被逼的!整個面試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面試官最後還很可愛地向我烙了幾句中文,因為他說他是中法混血^^”

結果:Reject 我事後覺得自己在回答如何做design decision上沒有表現好,畢竟這個職位在一堆工程師中是擔任設計決策的角色,我相對來說沒表現出足夠的能力與經驗,不過我滿氣的點是HR最後只傳了一封制式的拒絕信,同時寫說他們不接受提供personal feedback,所以也無法問自己哪裡不足或做得不好,而且他們也很狡猾,因為如果有10個面試者,等於有10個免費UI/UX顧問提供免費諮詢給他們改善產品,真是太壞壞了~~


2. payever - UI/UX Designer

這是一間位於德國漢堡的新創,專門開發一套能讓中小企業快速建立線上支付的系統,我面試的職位是UI/UX Designer,整間公司偏愛的設計風格為apple那種極簡主義。

第一關:HR視訊面試 普通的HR面試,針對背景經歷做了解,問為什麼不繼續在前公司做下去,預期薪資與可以上工的日期之類的,不過在面試前其實發生了我skype差點登不進去的小插曲,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在視訊面試前提早做確認。

第二關:Design Task 作業是希望我能夠維持公司的設計風格,設計給一般用戶而非企業端使用的dashboard,同時再設計一份解釋這個dashboard的行銷網頁頁面,作業並不難,但是只給了一天的時間,有點太逼人。

第三關:CEO視訊面試 這絕對是我最難忘的面試之一,這間公司的CEO實在太有個性,口頭禪是Fxxking…,面試劈頭就對我說他很喜歡我做的Task,但是我開的薪水太高,問我是不是搞不清楚狀況,他們不可能給我那樣的薪水,而且說如果我是夢想那種朝九晚五可以準時下班回家爽爽看Netflix的工作,那很抱歉這工作會不適合,然後花了另一大半時間在抱怨他身為德國人實在不懂德國是發生什麼事,為什麼可以過得那麼安逸,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巴拉巴拉,最後說,他是只看能力的人,所以如果我有心理準備的話,就可以來上班了。

結果:Offer get 但是經過CEO的「震撼教育」後,再加上我評估了各方條件都沒有到很滿意,而且也只給我兩天的考慮時間,所以最後還是拒絕了。


3. DappRadar - UI/UX Designer

又是一間區塊鏈公司,這間公司位於立陶宛,是類似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app store,專門提供市面上Dapp的資訊、排名、用戶數、交易量、交易金額資料等等。當初我在參加Berlin Blockchain Week時,認識了公司裡的業務總監,跟他提到我在找UI/UX的工作,於是被引薦做了UI/UX Designer的面試。 第一關:Design Task 針對DappRadar的首頁提出UI/UX改善的點,並重新設計,在開始做這個作業之前,我為了更加了解潛在的UX問題,也向幾個我認識的在區塊鏈領域打滾的工程師們事先做了簡單的訪談。

第二關:CEO視訊面試 面試過程還算愉快,一開始問了我的經歷和作品集後,就對於我提出的首頁改善建議做討論,也多虧了之前Parity的面試經驗,讓我對區塊鏈領域還算略懂,CEO也滿驚訝我一個Designer還能夠對Blockchain和Dapp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這部分加分滿多的,所以如果有對區塊鏈感興趣的設計師們,就算不必了解到很透徹,但掌握一些區塊鏈的知識絕對是百利無害~

結果:Reject 後來CEO寫信來說他還是決定hire一個現在住在立陶宛的人QQ


4. MeinWunschcatering - UI/UX Designer

這是一間位於柏林讓使用者能在線上訂外燴的公司,是由b10這家創投公司扶植的新創,公司過去只有freelance的designer,最近開始徵in-house的UI/UX Designer,公司做的產品相比我過去面試過的幾家,相對來說很直觀很好懂。

第一關:HR電話面試 普通HR面試~就不贅述。

第二關:Design Task 請我針對他們的官網首頁做重新設計,同時需要寫一份proposal說明設計的研究方法、過程、wireframes、mockups等。

第三關:On-Site面試 這關面試總共有四個人在面試我,包含Chief Product Officer, Marketing Manager, UX Designer, Freelance Designer。面試到這個階段我已經比較懂得講出令面試官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在前公司如何建立design system和design guideline,發現這都是面試官很有興趣追問下去的話題,接著我開始present我做的首頁重新設計提案,面試官也對於一些他們不認同的部分提出質疑,這時候我覺得穩住自己,有條理的說明為什麼當初決定這樣設計,或許有些我沒想清楚或設計不好的部分,也不要害怕承認,但一定要提出將來改進的方法,總之我覺得身為設計師,捍衛自己的設計同時傾聽別人的想法是一樣重要的。整個面試過程氣氛還滿歡樂的,對於我針對他們現在的首頁做的批評,他們都狂點頭然後笑得很開心,我一直說我怕會不會講得太直接面試完走不出去,他們說不會不要擔心,他們很喜歡我這樣,總之在面試結束後我心裡幾乎有八成確定他們會要我了。

第四關:CEO視訊面試 新上任的CEO是個滿帥的男士XD,之前待過Google, Uber, N26等知名企業,面試過程中主要問我過去做Usability Testing的經驗,還有如果要幫MeinWunschcatering做使用者測試的話,會設定哪些指標來提昇轉換率,我自知我對於後期的使用者分析稍弱,但還好之前有針對這個讀過許多文章,我必須要說,一定要在面試準備時及早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並設法補強,就算無法補強也要擬定應對策略。另外面試中CEO還問了我最喜歡的網站是哪個?其實有點突然害我小小嚇到一下,情急下我回答了Medium,然後說明了我讀過他們的設計理念和準則,覺得印象非常深刻,後來CEO跟我說在我回答Medium那瞬間,他在心裡加了很多分,因為他也是Medium的重度使用者XD

結果:Offer get 其實在拿到offer前,HR寫信給我說希望我提供三個參考聯絡人給他們,包含過去的同事、主管之類的,他們會打電話過去詢問我之前的狀況,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很常見,但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還好我還有跟過去公司的同事、主管和教授有聯絡,而且他們都很樂意幫忙,可見平常的人際關係也真的超級重要。


其實還有一些面試經驗想分享,但打到這裡已經很累了,可能改天再補。找工作的過程真的很辛苦,以前我真的超討厭聽到「喔~你是UI/UX Designer喔?那工作應該很好找吧?工作機會很多啊」這種話,我想每個人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和條件也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找工作的過程很順利,但是有些人可能碰到許多挫折,可是有時候那並不是能力的問題,找工作也是很看緣分的,所以在過程中不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從一次次的面試中檢討失敗的原因跟改進,做好準備在機會來臨時才不會錯過。

Michelle Wu

德國不來梅藝術大學數位媒體碩士,現職為UI/UX設計師,目前旅居德國柏林,期許自己能透過設計師的眼睛來探索與發掘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

![irohasu](//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2pJe1uFrkoAecagGK44ocS/b9eb257cd4d04250a5fc4103a74...

人手一瓶「透明飲料水」:不只時尚還跟辦公室文化有關?!

![irohasu](//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2pJe1uFrkoAecagGK44ocS/b9eb257cd4d04250a5fc4103a74c1676/irohasu.jpg) 這陣子到日本旅遊的人,必作事項之一就是買一罐「透明飲料水」拍照打卡!透明無色的水有什麼稀奇的?學問花樣可多得多,因為這些晶瑩剔透的水,可是貨真價實的飲料,不管是加味的飲料水,或者是檸檬紅茶、咖啡,甚至是可樂、啤酒,都陸陸續續推出了透明版本,用視覺騙倒你,用味覺驚艷你! 是哪家公司、哪樣商品開啟了透明飲料水的流行風潮呢?2015年日本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い・ろ・は・す天然水系列」,可說是最具代表性了。外表看似一般的透明礦泉水,實則加入了蜜柑(みかん)、蘋果(りんご)、白桃(はくとう)、梨子(なし)、鹽檸檬(塩レモン)、葡萄(ぶどう)等各式水果口味,加上又取用日本六大水源地的國產天然水,既滿足了味覺偏好的需求,也因為區域限定的特殊性,又使用了軟水的健康性,種種特色引起話題性,「透明飲料水」亦逐漸累積人氣。 另外一家飲料大廠SUNTORY也不遑多讓,它的天然礦泉水系列本就受歡迎,同時在2015年推出優格(ヨーグルト)口味的加味水,奇妙又酸甜的味道藏匿於透明之間,收服了一批甜味飲料迷,相較於「水果系列」,純白印象強烈的優格變透明這件事,有著更新奇而衝擊的視覺效果,而後接連推出的透明檸檬紅茶與透明奶茶,也是一次又一次造成轟動。後來其他飲料品牌都步步跟進,從透明煎焙茶、透明咖啡到透明可樂,彷彿只要是能喝的,都要致力於「透明化」,才跟得上時代,抓得住消費者的心。 透明飲料水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人們對它愛不釋手,每推出新品,就想要嘗試一番(哪怕這之中也有讓人覺得「試驗失敗」的難喝之作),除了因為「怎麼會出這種口味」的新奇感、喝下一口「居然能夠還原出OO味道」的驚艷感之外,其實也與日本的辦公室文化有關。如果你曾經在通勤時間被車站中穿著整齊劃一深色西裝的上班族給驚愕住,就不難發現他們在工作場合上講求的「一體感」(一体感,いったいかん),是如此嚴謹、統一與講究,雖然許多保守規制逐漸在改變,但職場與日常生活就像是按鈕的「on」與「off」,門面與禮儀仍是關鍵,再細節也值得注意,桌上一瓶有色的飲料,無論是果汁或碳酸飲料,都可能會被覺得太「子供っぽい」(こどもっぽい,指孩子氣),帶給人不夠成熟、不專業的印象。 也因此,一瓶透明飲料水便可讓「甘党」(あまとう,指喜歡口味偏甜、愛吃甜食者)低調做自己,又能維持好形象呢。不過,透明飲料水卻也有不少令人困擾之處,比如老人、小孩或外國人,在不了解標示的情況下,就會不小心買錯,因此維持晶瑩剔透程度之餘,如何讓消費者不至於「受騙」,也是飲料大廠們接下來得好好思考的課題呢。

日本文化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