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日本文化8

10月底來到日本時,可能會覺得有些驚奇,怎麼會有那麼多裝扮特殊、Cosplay(コスプレ)的年輕人走在路上?其實,是因為10月31日「萬聖節」(ハロウィン)!日本人為何會慶祝如此歐美系的節日呢?...

日本人式的萬聖節:扮裝、歡騰充滿活力的深秋情調!

10月底來到日本時,可能會覺得有些驚奇,怎麼會有那麼多裝扮特殊、Cosplay(コスプレ)的年輕人走在路上?其實,是因為10月31日「萬聖節」(ハロウィン)!日本人為何會慶祝如此歐美系的節日呢? 主因並非由於宗教,更多的背景來自於文化性格。 > ![pic 01](//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3UexWeS7SUECkwW2mYK8cE/ce026a7ba3fbcd9e1292fe3b68e6e97d/pic_01.jpg) > (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1823651?title=%E3%83%8F%E3%83%AD%E3%82%A6%E3%82%A3%E3%83%B3%E3%80%80%E3%81%8B%E3%81%BC%E3%81%A1%E3%82%83)) 追溯萬聖節的由來,起緣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他們認為10月的最後一天是夏季的終結,冬季的開始,同時也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類的時候,為了要嚇跑邪惡的亡靈鬼魂,便會戴上面具,孩子們透過扮裝,挨家挨戶敲門喊著「不給糖,就搗蛋」也是歐美地區在這天的傳統活動之一。日本與逝者有關的類似節日為8月中的「盂蘭盆節」(お盆,おぼん),面對萬聖節時,則汲取了「扮裝」與「黑色」卻又不失歡樂的元素。 回溯到1983年,到東京旅遊時絕不會錯過的時尚街區「原宿」有一家雜貨店,為了販售店裡的商品同時帶動買氣,便發起了一次「萬聖節扮裝活動」,雖未盛大擴散,卻也埋下了一顆「胡鬧心思」的種子。1997年時,東京迪士尼舉辦以「萬聖節」為主題主題的遊行表演,同一年神奈川縣的川崎市也舉辦一次大型萬聖節遊行,就這樣一步步把「萬聖節」與「扮裝」、「歡樂」、「非日常」等概念連結在一起,一般民眾也漸漸接受並參與扮裝,遂成為秋季一大活動盛事,扮裝的主題大多以「可怕、恐怖」為主,比如說幽靈、魔女、吸血鬼、狼人、殭屍、電影戲劇中的經典殺人魔、卡通裡的反派角色(悪役)等。 > ![pic 02](//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7kf56OgAW44yC4UaAYA6Yw/6e0a5fa61f2ece5dd261ef4869955a9c/pic_02.jpg) > (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1823771?title=%E3%83%8F%E3%83%AD%E3%82%A6%E3%82%A3%E3%83%B3)) 現在日本各地都會在10月底舉辦屬於自己的萬聖節活動,而川崎市的萬聖節扮裝遊行至今仍為國內最大規模的慶祝活動,每年吸引超過10萬人參加。10月31日當天,東京的年輕人們則會聚集在東京澀谷開心慶祝,尤其是澀谷站前十字路口(スクランブル交差点),扮裝者會重複等紅綠燈,在過馬路時和往來的民眾擊掌互動,歡騰一整夜。 > ![pic 03](//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7HplQm4khygOqgIK2g4qIu/a160ee9e448a0b25293c5c3465fd47ef/pic_03.jpg) > (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653731?title=%E5%A4%9C%E3%81%AE%E6%B8%8B%E8%B0%B7%E3%82%B9%E3%82%AF%E3%83%A9%E3%83%B3%E3%83%96%E3%83%AB%E4%BA%A4%E5%B7%AE%E7%82%B91)) 聽起來很有趣,但仍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周邊的噪音與垃圾問題,情緒高漲的年輕人們彼此擦肩而過偶有「擦撞」事件,也可能發生爭執,甚至有色狼(痴漢)事件,故警方也會出動警力維持秩序。畢竟,日本過萬聖節的本質,仍是一場歡樂的活動,警察也不是一臉正經地監視民眾,而會軟性地出動「DJポリス」,他們會站在車上,透過有趣的語言向民眾們「宣導」注意安全、保持秩序,所以才借用了「DJ」之名。若是有機會時,也在這個時候體驗一下和式的萬聖節風情吧。

日本
日本文化
許多人會喜歡日本、三天兩頭去日本旅遊,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愛」,而這些愛常常寄予在帥氣可愛的偶像(アイドル)身上。偶像們會演出日劇、電影、綜藝節目(バラエティ番組),但最能顯露出他們閃亮亮特性的...

你有喜歡的傑尼斯偶像嗎?演唱會常見的「團扇」學問大!

許多人會喜歡日本、三天兩頭去日本旅遊,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愛」,而這些愛常常寄予在帥氣可愛的偶像(アイドル)身上。偶像們會演出日劇、電影、綜藝節目(バラエティ番組),但最能顯露出他們閃亮亮特性的,絕對非「演唱會」(ライブ)莫屬了!只是台上跟台下雖然「心」的距離很近,物理上的距離卻挺遠的,以傑尼斯事務所偶像所舉辦的演唱會為例,粉絲(ファン)就是靠「團扇」(うちわ)來表達支持啦! > ![uchiwa 01](//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5YOjNLIEpy0oKmCmUGaW6Q/9bba3fcf1596d28087032d664592c389/uchiwa_01.jpg) > (圖片來源:うちわ文字作成APP) 傑尼斯事務所旗下有許多出道(デビュー)偶像團體,當他們舉辦演唱會時,常會販售周邊商品(グッズ),每個團體的風格不同、創意不同,商品的種類自然也有所區別,但90%各團都會販售的,就是各式各樣造型的手燈(ペンライト)與印上團體成員臉龐的「團扇」 了!閃亮亮的手燈讓觀眾可以順著旋律揮舞,增加參與感,甚至近期的手燈裡還裝有遙控系統,可由幕後工作人員操控明滅與顏色,更讓整個會場合而為一,共同創造出炫麗夢幻的燦爛風景;透過團扇,則能讓偶像們遠遠就可看見粉絲支持的,是哪一位成員,其他還有更多學問可說,因為不只是購買官方版本,心中有愛巴不得通通宣洩出來的粉絲們,還會自己動手做呢! > ![uchiwa 02](//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2tvmWj3S2o4qieOuEYKmE4/f38078f24343caf6abd4946520143809/uchiwa_02.jpg) > 一般在日本祭典中常見到的傳統團扇。(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1679118?title=%E7%A5%AD%E3%80%80%E8%8A%B1%E7%81%AB%E3%80%80%E3%81%86%E3%81%A1%E3%82%8F)) 團扇原是指大家在日劇中常見的圓扇子,還是沒有概念的話,試著揣摩古典美人夏季撲流螢的畫面,大概就會想起來了,不過在粉絲界,則成為與自家偶像「溝通」的最佳利器,可以在團扇上頭標示偶像的名字,或是貼上簡單指令,像是「ピースして!」(比YA!)、「指差して!」(指我!),也能傳遞想要告訴偶像的「大好き」(喜歡你)、「ずっと応援します」(一直為你加油)、「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生日快樂)等訊息,又或者針對偶像的喜好與人物設定,比如面對夢幻王子類型的偶像,就可以貼上「魔法かけて」(對我施魔法),如果偶像熱衷釣魚的話,在團扇上寫「釣って!」(釣我!)搞不好也會引來對方的會心一笑呢!事實上,團扇文化還製造了不少商機,不僅百円商店會販售製作團扇的素材與裝飾,還有應援團扇專賣店會直接把字體、裝飾都做好,粉絲們只要選購自己想要的配件,就能輕鬆DIY。 身處於同一個演唱會現場,前後左右必然都是「同道中人」,每個人的愛與想被注視的心都很強烈,團扇帶給粉絲某種程度「無聲說愛」的自由,但仍有基本禮儀得遵守,如團扇不能超過一定大小,且不能高舉過肩,以免影響其他同好觀眾的權益,在製作團扇時,也不能用過於閃亮或會反光的材質,避免干擾到台上偶像的演出環境。千萬別小看偶像文化了,粉絲之間可是有許多學問與眉角得要遵守的呢!

日本文化
日本
![irohasu](//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2pJe1uFrkoAecagGK44ocS/b9eb257cd4d04250a5fc4103a74...

人手一瓶「透明飲料水」:不只時尚還跟辦公室文化有關?!

![irohasu](//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2pJe1uFrkoAecagGK44ocS/b9eb257cd4d04250a5fc4103a74c1676/irohasu.jpg) 這陣子到日本旅遊的人,必作事項之一就是買一罐「透明飲料水」拍照打卡!透明無色的水有什麼稀奇的?學問花樣可多得多,因為這些晶瑩剔透的水,可是貨真價實的飲料,不管是加味的飲料水,或者是檸檬紅茶、咖啡,甚至是可樂、啤酒,都陸陸續續推出了透明版本,用視覺騙倒你,用味覺驚艷你! 是哪家公司、哪樣商品開啟了透明飲料水的流行風潮呢?2015年日本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い・ろ・は・す天然水系列」,可說是最具代表性了。外表看似一般的透明礦泉水,實則加入了蜜柑(みかん)、蘋果(りんご)、白桃(はくとう)、梨子(なし)、鹽檸檬(塩レモン)、葡萄(ぶどう)等各式水果口味,加上又取用日本六大水源地的國產天然水,既滿足了味覺偏好的需求,也因為區域限定的特殊性,又使用了軟水的健康性,種種特色引起話題性,「透明飲料水」亦逐漸累積人氣。 另外一家飲料大廠SUNTORY也不遑多讓,它的天然礦泉水系列本就受歡迎,同時在2015年推出優格(ヨーグルト)口味的加味水,奇妙又酸甜的味道藏匿於透明之間,收服了一批甜味飲料迷,相較於「水果系列」,純白印象強烈的優格變透明這件事,有著更新奇而衝擊的視覺效果,而後接連推出的透明檸檬紅茶與透明奶茶,也是一次又一次造成轟動。後來其他飲料品牌都步步跟進,從透明煎焙茶、透明咖啡到透明可樂,彷彿只要是能喝的,都要致力於「透明化」,才跟得上時代,抓得住消費者的心。 透明飲料水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人們對它愛不釋手,每推出新品,就想要嘗試一番(哪怕這之中也有讓人覺得「試驗失敗」的難喝之作),除了因為「怎麼會出這種口味」的新奇感、喝下一口「居然能夠還原出OO味道」的驚艷感之外,其實也與日本的辦公室文化有關。如果你曾經在通勤時間被車站中穿著整齊劃一深色西裝的上班族給驚愕住,就不難發現他們在工作場合上講求的「一體感」(一体感,いったいかん),是如此嚴謹、統一與講究,雖然許多保守規制逐漸在改變,但職場與日常生活就像是按鈕的「on」與「off」,門面與禮儀仍是關鍵,再細節也值得注意,桌上一瓶有色的飲料,無論是果汁或碳酸飲料,都可能會被覺得太「子供っぽい」(こどもっぽい,指孩子氣),帶給人不夠成熟、不專業的印象。 也因此,一瓶透明飲料水便可讓「甘党」(あまとう,指喜歡口味偏甜、愛吃甜食者)低調做自己,又能維持好形象呢。不過,透明飲料水卻也有不少令人困擾之處,比如老人、小孩或外國人,在不了解標示的情況下,就會不小心買錯,因此維持晶瑩剔透程度之餘,如何讓消費者不至於「受騙」,也是飲料大廠們接下來得好好思考的課題呢。

日本文化
日本
如果貓咪咖啡廳(猫カフェ)的貓向你搭話的話,你會如何回答呢?如果哆拉A夢的任意門(どこでもドア)出現在眼前的話,你會走進去嗎?

日本的綜藝節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以獨特創意及幽默感聞名,經常被...

不管他嗑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日本腦洞綜藝《人間觀察Monitoring》

如果貓咪咖啡廳(猫カフェ)的貓向你搭話的話,你會如何回答呢?如果哆拉A夢的任意門(どこでもドア)出現在眼前的話,你會走進去嗎? 日本的綜藝節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以獨特創意及幽默感聞名,經常被譽為「腦洞無極限」、「神企劃」。有許多節目不止於國內放送,在其他國家也享有一定知名度。其中最天外奇想、也相當為人所知的節目之一大概就是日本電視製作局(制作局)TBS所推出的《人間觀察Monitoring》(ニンゲン観察バラエティ モニタリング)。 > ![monitoring01](//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3uMEGOpecoAGyO0omYwQsO/b49da1f23825a497e9ec4ee5525b31af/monitoring01.png) > Photo credit:TBS官網 如同節目名所示,《人間觀察Monitoring》是「觀察人在不同的狀況下所做出的反應」為主題的綜藝節目。這些特殊狀況通常非常腦洞大開,不過因為節目組浪費才能一般的巧心安排,讓人會覺得也許有可能真的會發生,因而會出現許多真情流露的場景。 與傳統整蠱節目(ドッキリ番組)不同的是,《人間觀察Monitoring》的企劃目的並不在嚇唬觀察目標或使目標出糗,也極少進行社會實驗等人性觀察環節。其企劃內容更多為製造出不可思議的場合,來測試目標是否會接受眼前難以理解的狀況。例如「如果家裡的小寶寶突然戴上了寶寶語翻譯機」、「如果動物園的猩猩其實是人類扮成的」等奇異場景。可以說是整蠱節目在日本受到其文化與創意影響後特化出的節目模式。 >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d8xZwV7JU&index=16&list=PL5XDYa_IN1mZyqhdY-bWyPO7j0KUwWHv6" class="embedly-card" data-card-width="100%" data-card-controls="1">Embedded cont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d8xZwV7JU&index=16&list=PL5XDYa_IN1mZyqhdY-bWyPO7j0KUwWHv6</a> 另一項使得這個節目大受注目的決定性關鍵,大概在於當紅藝人(芸能人)經常作為特別來賓加入節目。尤其在音樂或影視作品的宣傳期間,許多演員歌手會接受節目組安排,變裝潛入校園或人群中觀察自家粉絲的反應等。這類企劃大致有「如果三代目JSB在咖啡廳找你併桌(相席)的話」、「如果幫你洗頭的美髮店工讀生是竹內涼真的話」等內容。 在節目組的角度看來,找藝人來賓無非是為節目打響知名度,對於藝人來說不只達到宣傳目的,也能建立起好形象。而被觀察的目標也樂得接受粉絲服務(ファンサービス),可以說是三方受惠的企劃內容。節目的知名來賓包括石原聰美、小松菜奈、山崎賢人、生田斗真等。另外也有反過來觀察藝人反應的企劃,讓粉絲得以一覽光鮮亮麗的藝人真性情的一面。這些企劃內容尤其受到年輕族群的好評,在受到日本流行文化影響深刻的台港中一帶的社群網路上,也廣受推廣轉傳。 >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y31JkXqMg&list=PL5XDYa_IN1mZyqhdY-bWyPO7j0KUwWHv6" class="embedly-card" data-card-width="100%" data-card-controls="1">Embedded cont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y31JkXqMg&list=PL5XDYa_IN1mZyqhdY-bWyPO7j0KUwWHv6</a> 其實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電視節目無疑是練聽力的好手段。尤其是在眾多日語教科書都由です・ます等丁寧體(丁寧語)開始教起的狀況下,從電視劇、動畫或綜藝節目等媒介來理解日常口語(話し言葉)、流行用語(流行語)的使用表現,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 畢竟日劇《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裡面,初至巴黎的野田妹也親身展示了如何靠日本動畫來速成法語會話。這固然是誇飾的漫畫表現,不過也實在展現出在語言學習上,教科書應與影視教材相輔相成的重要性。 尤其日本綜藝節目經常將節目重點以效果字幕標出,對於初次接觸日本影視媒體的學習者來說,不失為一種相當友善的學習媒介。 > ![monitoring02](//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5WaLKudvsksKokAwuIgA6W/3b6c3cefb5e437dc70b46e83c8500119/monitoring02.jpg) > Photo credit:節目內容 在觀賞節目內容之餘還能說服自己正在認真學日語會話和日本流行文化,這麼多功能的優質節目,真的不看嗎?

日本文化
日本
> ![hanabi...

炎炎夏日熱度不減!絢麗燦爛的「花火大會」令人心更暖

> ![hanabi 01](//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SKGjfgVmiQiqUImcAe8Oo/df428417e04e04a3ab541aafb85e463e/hanabi_01.jpg) > 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1478035?title=%E8%8A%B1%E7%81%AB%E5%A4%A7%E4%BC%9A) 炎炎夏日雖然氣溫屢創新高,但還是阻擋不了人們興奮熱情的心,畢竟到了夏天,學生能夠放暑假、甜食黨可以開心吃冰品、老饕有合理理由大啖鰻魚飯解熱、樂迷能開心參加音樂祭、京都人甚至有整整一個月在舉辦盛大的傳統祭典「祇園祭」,不過有一項活動是不分男女老少、身在日本何處都能愉快參與、深受感動的活動,就是「花火大會」了。 花火(はなび),也就是所謂的煙火,據說是16世紀時隨著火藥武器一塊兒傳入日本,最初用作驅魔與祭奠亡者,1733年時,隅田川邊舉辦了一場為了慰藉傳染病逝者與家屬的花火會,雖僅僅只有20發,這場公開的、小小的、溫柔的活動,著實安撫了觀者們的心,亦被認為後來「花火大會」的濫觴。眾人仰頭望向天際,看著美麗的煙火,燦爛、耀眼、充滿魄力的特質,讓花火漸漸演變成一種表演形式,讓人們能夠歡笑地、輕鬆地觀看。 日本各地加起來一年有超過上千場花火大會,最多集中於夏天,除了「發祥地」東京地區,隅田川花火大會、江戶川區花火大會、東京花火大祭等相當有名之外,其他地區也發展出各有風格的花火大會,有悠久歷史、氣勢驚人的長岡祭大花火大會(新潟縣)、大曲花火(秋田縣)與土浦全國花火競技大會(茨城縣),又被合稱作日本三大花火大會。 長岡祭大花火大會為祭典「長岡祭」的一環,分成兩天進行,共會發射2萬發的煙火,用花火實際勾畫出何謂火樹銀花;後兩者則接屬於「花火競技大會」的一種,參與花火大會的花火師,都是「日本花火藝術協會」的成員,得在各種花火競賽中勝出,才有資格展現作品,也因此這兩場花火大會,就等同是佼佼者們凝聚所有技術與美感的成果發表會,華麗得美不勝收。 耀眼燦爛的花火大會,讓家族、朋友、戀人有了聚在一塊兒的理由,共賞美景的時光也必定成為難忘的美好回憶。不過,相較花火大會的壯闊場景,若是把畫面縮到最小、最近,大概就兩個人──你與心上人,或者是閨蜜親友之間的距離,「線香花火」(せんこうはなび)就變成最適切、最溫柔、最和風的存在了。 > ![hanabi 02](//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6yZ1pqVAPeC2yEu204eGm6/6c0ad4ccef15a9714b95064de55480f9/hanabi_02.jpg) > 圖片來源:[photo AC](https://www.photo-ac.com/main/detail/616751?title=%E7%9D%80%E7%89%A9%E3%81%A7%E8%8A%B1%E7%81%AB%EF%BC%92) 「線香花火」是一種多用紙搓成的細棒狀小型煙火,通常玩法是手持後端,然後在點火端點上火,倒著拿的線香花火便會一點一滴迸出微小火花,隨著火光的大笑與形狀,分別稱為蕾(つぼみ)、牡丹(ぼたん)、松葉(まつば)、柳(やなぎ)和散り菊(ちりきく)等階段,靜謐而優雅,因此最適合沈靜下心來,坦白些心事與心裡話了。

日本
日本文化
旅遊
到日本旅遊的旅人,可能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必買清單,有人會大肆採購日系愛牌,有人喜歡去藥妝店儲備保養品,有人偏好購買零嘴小吃嚐鮮填肚,除此之外,能夠輕巧取得、又能激起挑戰慾望的「扭蛋」也不容錯過。...

零錢就能購買的可愛驚喜!帶來小確幸的「扭蛋」文化

到日本旅遊的旅人,可能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必買清單,有人會大肆採購日系愛牌,有人喜歡去藥妝店儲備保養品,有人偏好購買零嘴小吃嚐鮮填肚,除此之外,能夠輕巧取得、又能激起挑戰慾望的「扭蛋」也不容錯過。扭蛋機超乎想像地座落在日本的各個角落,不管是遊樂場所、百貨公司、便利商店、車站,甚至是機場或神社,都能看到這些創意十足的「無用」小物,可愛地對旅人們招手呢。 扭蛋的日文稱為「ガシャポン」 (有時也稱為「ガチャポン」),乃是借用了轉動扭蛋機時發出「ガシャ」(ga-sha)聲以及和扭蛋掉下來的 「ポン」聲響,只要投入零錢100円至500円不等,就能擁有一次扭的機會,掰開色彩繽紛蛋殼的瞬間,每每都是一種開獎般的有趣體驗。 ![pic 01](//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3T9qpBg1uwMK0kWY6MASQ6/134af567612b446285cd8a90993b6e80/pic_01.jpg) 不過,扭蛋的原生地其實是在美國,1965年日本的Penny公司在東京淺草引進了第一台轉蛋機[1],1977年日本玩具大廠萬代(BANDAI)再進入市場引起潮流。當時的自動販賣機大多以20円為一單位,扭蛋卻是100円起跳,相對來講可算是奢侈品,不過歷經40年歷史,如今的扭蛋在價格與設置地點上變得親民,讓(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消 費者能輕巧汲取。2017年時逢40週年之際,相關單位進行調查後,統計出扭蛋至今已賣出了34億590萬個,日本全國約設置了36萬座機台,從驚人的數字亦看出它的超人氣。 「扭蛋」學問大,它不單只是兒童鍾情的小玩具,也受到許多大人與收藏家的喜愛,看似沒啥用處,卻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小確幸」,在街頭無意間地「發掘」,僅用零錢就能購入一個驚喜的機會,多麼輕而易舉?不只是知名的動漫作品,還有流行多時、以各種姿態吊掛的上班女郎「杯緣子」(コップのフチ子),或者是近期爆紅、把動物們都做成厚道下巴的「戽斗星球」(シャクレル プラネット)系列,這些沒啥意義、沒有目的卻絕對療癒的「脫力系」小物,一次又一次抓住人們的心。 ![pic 03](//images.ctfassets.net/6i1c1nl7bhgx/3DVoF8QSRaKym6YGAsk8am/54d9e095f50e4550823dd43b136b5224/pic_03.jpg) 設置扭蛋的地點,其實也蘊藏了許多巧思。比如機台積極進駐成田機場、關西機場等地,其實是為了要讓即將返國的外來旅人們能把零錢給花完,「榨乾」他們到最後一刻,卻也同時帶來微笑;而位於東京都的神社「神田明神」則和玩具模型公司海洋堂合作,在社境內裝設扭蛋機,內容物包括巫女、社殿提燈、繪馬等充滿和式風情與神社意象的袖珍模型,也因為是在神社內扭的蛋,更增加了吉祥意涵與收藏價值呢。

日本文化
日本